广西:指尖上的City walk  心尖上的生态美-新华网
新华网 > 广西 > 政务信息推广 > 正文
2024 08/16 16:43:15
来源:自治区自然资源厅

广西:指尖上的City walk  心尖上的生态美

字体:

  在全国生态日来临之际,让我们来一场“指尖上的City walk”,通过走进一个个鲜活的生态修复成功案例,了解广西生态修复工作背后的精彩故事。

  废弃矿山与城市开发的“甜蜜CP”

  走在广西柳州市桂柳路西北段的银花山旁,四周鸟语花香,不时微风阵阵,让人忍不住要掏出手机、摆好姿势,与美景来一次惬意的打卡。

  10多年前,这里可是一座废弃的采石场,山体破损、植被破坏、危岩裸露。柳州市政府采取矿山生态修复与土地开发整理相结合的模式,由市土地交易储备中心作为实施主体,通过收储矿山治理开发的土地进行融资以解决废弃矿山治理经费。同时,开展适宜性评价,确定矿山生态修复方向,利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监管平台开展项目全周期监管。

  经过多年努力,现在的银花山已重披绿装、焕发新生,不仅山体的危险解除了,环境的生物多样性也得到了改善。更令人欣喜的是,随着城市建设发展,桂柳路已跻身柳州市的城市主干道。这对由废弃矿山与城市开发组成的“甜蜜CP”,产生了神奇的化学反应,让银花山周边的土地升值了约4.9亿元,实现了生态、经济、社会效益“多赢”。

柳州市桂柳路西北段银花山生态修复治理前(柳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供图)

柳州市桂柳路西北段银花山生态修复治理后(柳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供图)

  桃源盛景中的“金山银山”

  桃花江发源于桂林市灵川县公平乡,流经桂林市临桂区和秀峰区后汇入漓江,因沿江春季盛开桃花而得名,是桂林“两江四湖”山水名片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  桃花江的生态环境曾经一度遭到破坏,水质污染、植被稀疏、河床淤积等问题,给沿江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。

  为了恢复桃花江的水质,桂林市政府在自然资源部门的技术支持下,用“近自然”的理念,打出了一套“治源头、清河道、修护堤”的桃花江生态修复“组合拳”。最终,桃花江生态修复项目共清理河道11.24千米、构建生态码头20座、补种桃花4528株、恢复动植物种群20多个,两岸植被覆盖面积达95%以上。

  桃花江“山青、水绿、生态美”的桃源盛景,擦亮了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的金字招牌,仅2023年桃花江景区就接待游客500万人次,给沿江4个村委、24个自然村提供了上万个就业岗位。

  桂林市临桂区临桂镇大宅村桃花江大宅村节点堰坝生态修复前(桂林市自然资源局供图)

桂林市临桂区临桂镇大宅村桃花江大宅村节点堰坝生态修复后(桂林市自然资源局供图)

  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喝彩一片

  曾经的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板岭乡永仁村因耕地碎片化等问题,村农业产业发展受限。

  在找准问题关键后,永仁村决定结合自身自然资源优势,向生态要发展。在自然资源部门支持下,永仁村通过规划先行、市县共建、产业导入、转变观念四个步骤,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,发展耕地流转规模化经营,兴建村内基础设施,修复村庄自然生态系统,因地制宜开发“菜(菌)稻轮种”“智慧渔(羊)业”、山泉水开发、农产品初加工和生态农工旅游等项目,终于在山沟里开出了“致富花”。

  现在的永仁村,实现了村民就地向农业产业工人转化,零碎的耕地变成1158亩集中连片的高标准农田。2023年,农业产业实现产值近5000万元,村集体经济收入高达200万元,人均年收入提高2000元。

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永仁村生态修复和乡村风貌提升前后对比(河池市自然资源局供图)

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永仁村九磨河叠水式拦水坝景观(河池市自然资源局供图)

  生态海堤修复治理的“广西样板”

  2012年以前,防城港市西湾红沙环海堤滨海湿地环境质量堪忧。

  为破难题,防城港市以生态理念为指导,通过修复潜坝后侧和堤前滩涂红树林、建设堤前潜坝和铰链护坡砖、投放堤脚人工鱼礁、构建海陆过渡带植被群落等举措,形成了“红树林+海堤+滨海植被”的生态海堤模式,实现了生态与减灾协同增效。2023年9月,由广西海洋局推荐的防城港市西湾红沙环海堤生态化建设案例,入选全球海岸带生态减灾协同增效国际案例。

  西湾红沙环生态海堤保护修复模式,给全国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开启了“智慧之门”,它不仅在广西16条海堤的生态化改造中应用推广,还走向全国,成为生态海堤修复治理的“广西样板”。

  防城港市西湾红沙环海堤遥感影像对比示意图

 (左2011年、中2013年、右2020年)(防城港市自然资源局供图)

  防城港市西湾红沙环海堤周边航拍图(防城港市自然资源局供图)

  据了解,广西自然资源厅建立健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制度规范,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,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成功路径。目前,已编制实施《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(2021-2035年)》,基本完成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体系构建;出台《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实施意见》,明确社会资本参与的机制、重点领域、支持政策;印发3个废弃矿山修复技术指南,夯实项目过程管理、成效考核基础。

  在工程实施方面,广西已完成左右江流域(百色、崇左、南宁)革命老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项目;正在加快实施桂林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工程,并全力统筹推进废弃矿山生态修复、“蓝色海湾”整治行动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和平陆运河土石方综合利用等工作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广西将完成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面积15899公顷,切实筑牢祖国南方生态安全屏障。(植小敏、黄飞波、袁文馨)

【纠错】 【责任编辑:蒋颖】